水仙花引发的思考

水仙在开着它的花。“水仙花怎么一直只开两朵花呢?也不多开一朵。”我看着桌上快要凋零的两朵水仙花自言自语。“妈妈,你没读过庄子吗?”丫丫说。“啊,啥意思?”我追着已经走进卫生间的丫丫问。“庄子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长了6个手指,五个手指的人就羡慕他,想要自己也长出六个手指。五个手指是自然的,自然才是最好的。”我赶紧消化了一下这个故事。言下之意,水仙花只开了两朵,只要是符合它本性的就是好的,干嘛非要要求它开三朵花呢?“不对啊”,我在卫生间门口对丫丫说,“不一样,多长一根手指是不自然的,而且五个手指就够用了,干嘛要长出多余的呢?但是水仙,谁知道呢,也许它是可以开出很多花,水仙开花不是多多益善吗?”“嗯,你说的也对呀,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了。”丫丫从卫生间走出来笑着对我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希望水仙开很多朵花,使虚室生香。于是我浇水施肥,用心培育,可是它只开两朵,我就会责怪它,甚至心生埋怨。而且,也许这盆水仙认为,两朵花对它来说就是最好的呢。如果我并不寄予厚望,水仙依据它的本性,能开多少就开多少花,不是彼此轻松吗?但是,今天早晨,看到水仙疯长的很高的叶子,实在不漂亮。我赶紧拿来剪刀,咔咔几下,顿时清爽多了。收拾忙碌完毕,这件事依然在我心头盘旋,我找来丫丫说的这个故事的原本《骈拇》一读。

“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我刚做的事不就是“呴俞仁义”之事吗?我们很多人不都在做“呴俞仁义”之事吗?

庄子说拼命追求仁义的所谓君子,和拼命追求钱财的盗拓没有什么分别。他们都是“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这样的人即使得了天下,但是最终失去了自己和本心,又有什么意义呢?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

从庄子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顾城的这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可是有蠢人一个大嗓门,或者搬来七荤八素的音乐,还有人觉得此地可以再大力开发一下。于是自然之美损失殆尽。所谓无为,是一种大慈悲、大宽容、大尊重。庄子说:“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但是,我们如何知道它是“曲者、直者、圆者、方者”呢?或者知道它是“曲者、直者、圆者、方者”时,我们有没有这个自信“不以钩、不以绳,不以规、不以矩”呢?相反,我看到还有很多人,“给曲者以绳,给直者以钩,给圆者以矩,给方者以规”。世间悲剧大抵若此!我又看了看那盆被我剪过的水仙,它是感谢我呢,还是埋怨我呢?水仙依然在开着它的花。在此附上《骈拇》原文,以我的水仙花的故事抛砖引玉,期望能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庄子》外篇·骈拇原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且夫骈于拇者,决之则泣;枝于手者,齕之则啼。二者或有余于数,或不足于数,其于忧一也。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贵富。故意仁义其非人情乎!自三代以下者,天下何其嚣嚣也。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使天下惑也!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

阅读是成长的最好方式。

现代社会是东西方文化互相交融、彼此不可或缺的开放性社会。SEL虽来源于西方,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也能找到它的踪迹,第二天致力于探寻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情感学习,是一个以SEL为起点的终身学习者和教育创新者的社群。

我们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高、迈得更远。因此,我们设立了读书会子社群(点击链接查看??第二天读书会)。

我们一起读过了《论语》、《自卑与超越》、《中国哲学简史》、《老子他说》、《道德经》,在东西方文化的长河的游历中,我们像一群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借助书籍得窗口窥探璀璨的哲学思想,汲取人生智慧,享受彼此的精神滋养。

近期在进行中的读书会??《老子他说》下读书会。

鉴于读书会中间不增减人的规则,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ordosmjjdfwzx.net/afhzp/359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