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第一次接触水仙花雕刻,还学到很多水仙花栽培知识。”11月3日、4日,昆明市西华公园举行水仙花雕刻技艺大讲堂,百组家庭在园艺老师的指导下,担当“凌波仙子”造型师,让一个个原生态的水仙花种球,经过雕刻绽放出新的光彩。
圣洁优雅、亭亭玉立的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雅号。但多数市民都是将买来的水仙花球直接放到水里栽培,殊不知,水仙花雕刻是我国园艺界的传统技艺。近3年来,西华公园一直致力于水仙花雕刻技艺的推广,今年在该公园花卉植物科普精品基地获评年昆明市科普精品基地后,更进一步加大科普推广力度,招募到百组家庭,分两批、每批50组家庭,到公园来学习水仙花雕刻。
11月3日上午阳光明媚,公园首次将水仙花雕刻大讲堂放到了室外大草坪区域。“第一次接触水仙花雕刻,具体怎么雕呢?”带着一连串的好奇和疑问,萌娃和家长来到活动场地,在高级园艺技师冯江伟的指导下,开始为水仙花进行造型。
冯江伟介绍,水仙花雕刻,就是用水仙花来造型,是水仙观赏的一种传统园林技艺。雕刻时,要顺着花芽生长的方向进行雕刻,才能生长得好。伴随着老师的讲解,每个家庭也摩拳擦掌动手实践。考虑安全性和趣味性,公园除了为每个家庭准备水仙花种球,还提供了用勺子打磨制作的特殊刻刀。
“这个灰乎乎像洋葱的小家伙,就是水仙花?”来自五华区外国语实验小学一年级的耿一菡,和爸爸一起合作,像剥洋葱一样,把水仙花表面的泥土和干皮一层层地剥开,直到露出洁白的水仙花球体。开始尝试时,参与家庭都小心翼翼地用刀一层一层仔细地剥着水仙花,生怕一不小心割坏了嫩芽。
此次参与活动的家庭,基本都是第一次接触水仙花雕刻,但现场学习氛围很浓,都尝试着根据种球的形状制作成花篮、螃蟹、茶壶等造型。西华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雕刻的水仙花,就像被提前唤醒了生长期,原本需要45天以上的生长期才能开花,雕刻后只需30至35天。参与家庭在水仙花开花后,还需将作品交回公园进行评比。今后,西华公园还将开展更多寓教于乐的活动,让科普活动在公园常态化推广。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廖晶蓉/文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艳辉/图
责编:靳玉娇一审:秦聪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