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水仙肉桂大红袍只要干燥储存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听闻某人说,“岩茶只要干燥保存,就不会坏?”

我第一感觉是,他凭什么这么自信。

这要是遇到没做透的茶,不就一下子栽了吗?

想起之前在武夷山时,和几位做茶多年的师傅坐下来喝新茶,当时恰好有向他们提到岩茶保存。

将相类似的说法,跟他们一说后,他们都露出了苦笑的表情。

有位坑主家的老师傅,性子很直爽,快言快语的说,“要是每个客人都这样想,就不用解释后面返青的问题了。”

他们觉得,这只是某茶商为了销售,强行做出的说辞。

为此,他们从仓库里顺手拿了泡年的,没有的老丛水仙。

那款茶的在当年焙成足火后,非常畅销,没多久就清了货。

但过完春节,盘点库存时才发现,还留下了几两茶。

后来就一直放着没有动,放到现在发现出酸味了,没有了岩茶的火香,反而一股陈味。

平心而论,这一直放在仓库里的老岩茶,还是不经放。

要只做干燥储存,而不做其它措施。

那么,岩茶靠焙火才能吃进去的火,迟早都会全吐出来。

《2》

我们都听过说一句话,叫纸包不住火。

将其运用到岩茶上就是,岩茶内部焙进去了火,存不下来。

茶叶作为草木之躯,干燥怕火。

好不容易,武夷的制茶人发明了焙火这道特殊的技艺,让岩茶拥有独特的风味。

焙茶的师傅们经过复杂的程序,让人让岩茶里的水仙、肉桂、其它品种等,焙进焙透了火。

做出来的岩茶,口感更成熟,还带有迷人的火香。

经过焙火的岩茶,在喝茶之前要先等新茶褪火,再去喝茶。

不然,“火气太重”就尝新,会上火长痘痘。

但岩茶要等褪火后喝≠要等茶叶内部的火褪光光后,再去饮茶。

那样你尝到的茶味,完全没有半点岩茶特色

焦糖香极弱,接近于无,陈味重,像老普洱的味道。

我就遇到过很多,无意间放了很多年,期间没有复焙的“老岩茶”。

因为茶叶本身做得透,焙得透,存茶干燥密封防潮等措施到位的影响。

有的确实是,没有返青出酸味。

但就是喝起来一股陈旧味,不像岩茶。

水仙、肉桂、铁罗汉等基础的品种特征,也变得很弱。

蒙上眼睛去喝茶,哪怕是岩茶界的老司机,还真认不出水仙肉桂的影子来,反而觉得自己像是在喝普洱陈茶。

欧迈,噶。

这岩茶干燥密封存久了,风味变得不再像岩茶。

就凭这,还能说岩茶没有存坏?

从风味和品质的变化看,早已经变质变味到数千公里之外!

《3》

最近是秋雨绵绵季。

福州因为连下了几天雨,早上出门已经变得冷飕飕了。

连着好几年下来,还真没有遇到这样的秋天!

因为下雨,最近在出货的时候,我们都反复叮嘱仓库的小伙伴,打包时要多细心,下雨天外箱要缠好保鲜膜,层层包装时要防潮防摔……

总之,做茶这么多年来,遇上潮湿天气就分外担心好茶受潮。

雨天湿气重,空气多水汽,一旦没及时密封,整箱茶就可能彻底受潮变质报废遭殃。

既然秋雨季节,天气潮湿,岩茶是不是干燥储存后就不会受潮?

换句话说,就是岩茶还会不会返青?

对于此,奉劝大家一句话,别将岩茶的返青想得太简单!

武夷岩茶的受潮,是由内因加外因引起的。

天气潮湿,没有密封,是外因。

但在现实情况中,更常让人感到困扰的问题是。

“明明泡袋装的岩茶没有拆封,一直都是密封避光干燥存放,为什么泡出来喝时还是返青了?”

一句话,岩茶没做好,制茶工艺没有学到家。

当你买到的岩茶,不到半年就彻底返青出酸。

不必说,这肯定是半吊子的制茶师,做出来的“好作品”。

之前,很多人都以为,岩茶容易返青是因为火功不够高。

或者是,轻火茶会比重火容易返青。

其实,这些想法都陷入了误区。

容易返青的岩茶,其实和自身没做透,水分保留过高有关。

岩茶初制做青阶段时,要是没有里外将茶叶做透、焙透,水汽堵在里面,再一把火焙高。

这样的茶,反而比很多做青做透的茶,更容易返青!

之前,喝过一泡制茶大师的轻火岩茶。

他的茶,焙火真的不高。

像那天我们喝到的名丛,尝起来最多不过轻轻炖了一道火。

但不得不说,他的做青是真的好。

整款茶做完后,再装进泡袋内,放了一年。

再剪开泡来喝,还是压根没有一点陈茶味,清清爽爽,品种特征明显。

这样的做青水平,不得不让人佩服!

《4》

提到岩茶只要干燥存放,就不会放坏。

还有这类的情况是,有些茶客觉得,反正他们买到手的岩茶都是已经用泡袋密封了。

一次一泡茶,省去了开箱开茶叶罐取茶,再原样密封操作的麻烦。

都已经有泡袋分成一泡泡的包装,这肯定算是密封存放了。

然后,就在岩茶储存上大意了。

为了方便平时喝茶和招待客人,随手将岩茶放在泡茶桌上。

或者是,基于胡建人外出离不开好茶的因素,随手就在车上备着几泡好茶。

但这些存茶做法,其实都不对。

一来,泡茶桌边上水汽重,平时隔三差五,就要烧个水泡茶,水汽弥漫。

受此影响下,岩茶存放环境没有干燥保存,还是会返青。

毕竟,大部分用泡袋密封的岩茶,达不到真空包装的水准。

天长日久后会受到水汽侵入的影响,返青变质变味。

二来,将茶叶放车子上也不妥。

春末,夏季,初秋,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高温天气。

将车子停在露天,没有遮阳的地方,室温噌噌噌就上去。

从我的经验看,哪怕是车窗贴了很贵的防晒膜,也不例外。

另外,车子内部的密闭空间,气味很闷。

任何的好茶放在里面,时间长了,受到高温和异味的双重夹击,都有变质风险。

可想而知,要让岩茶不存坏,还真不止干燥存放那么简单!

《5》

岩茶要真是只用干燥储存,就能彻底不会坏。

那么,这天下就万世太平了。

借用我在北京开店的朋友经验,如果武夷岩茶能彻底解决不返青的问题,那她卖岩茶的出货,也能跟白茶一样了。

但这说到岩茶久存的老大难情况,还真让人头疼。

岩茶的焙火后,那份独特迷离的妖娆气息,那份浓郁的焦糖香,焙火香,不好维持。

哪怕各方面万无一失,但若非定期复焙,还真解决不了这道难题。

另外,做青没做透的岩茶,本身就藏着一颗雷。

哪怕后期的保存再用心,还是会悄然间返青变味。

最后,从存茶这件事看,岩茶保存也不止干燥存放那么容易。

还得避光,防异味,远离高温等。

不然,好茶的保存,还真没有某些人想象的小儿科!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ordosmjjdfwzx.net/afhpz/660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