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廷御猫的奢华生活汝瓷制造猫食盆

北京故宫存有一套十二幅清宫旧藏美人图,原是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内屏风上的,精细程度比起现代彩色照片有过之而无不及。清代雍正皇帝十分喜爱这套绢画,因此,最后从屏风上揭下将画“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妥善保护后收藏,无意中使其免于英法联军火焚。

图片源于网络

在这套美人图中,第四幅为“博古幽思图”,图中橱柜式多宝格内,青铜礼器、宝石红釉僧帽壶、玉雕紫檀插屏等交相辉映。而多宝格左上角的北宋汝瓷水仙盆就是汝窑之代表作。

图片源于网络

作为传世汝瓷中唯一无开片纹路的水仙盆,其器形完整,足以呼应明代鉴赏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的鉴赏观。

北宋天青釉汝窑水仙盆

对此,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典故。清代乾隆皇帝误将“水仙盆”当做“猫食盆”的故事,皆源自他的一首七律诗:“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猧食器,蹴枰却识豢恩偿。龙脑香薰蜀锦裾,华清无事饲康居,乱碁解释三郎急,谁识黄虬正不如。”

雍正十二美人图博古幽思

根据诗意,乾隆并不认为水仙盆是汝窑,反而认为其是官窑,而在用途方面,乾隆皇帝也将水仙盆当做猫食盆。据清宫《活计档》记载,乾隆皇帝曾下令:“将猫食盆另配一紫檀木座,落矮些,足子下深些,座内按抽屉。”估计在他即位前后,宫中就已经误称水仙盆为猫食盆。

北宋汝瓷天蓝釉海棠式水仙盆

其实,汝瓷水仙盆传世不止一件,仅台北故宫就有四件,日本大阪也藏有一件。其虽外形相似,但釉面、胎土、尺寸和工艺大相径庭。台北的四件中带“故瓷”编号的有三,都是清宫旧藏,底部刻着乾隆御制诗,只是落款印章和年款不同,第四件疑为清朝官仿品,没有刻诗。此外,吉林省博物院所藏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椭圆水仙盆虽然只有下半部,但它却是目前大陆仅存的传世北宋汝窑椭圆水仙盆,而且釉质上乘,堪称弥足珍贵。

除汝窑水仙盆外,历代以其他形式所做水仙盆亦多。北京故宫即藏有青花花卉纹水仙盆一件。其呈长方形,口微撇,直腹,平底,底四角各有一小足。口沿上绘变形回纹一周,沿边绘卷草纹,腹部四面各绘一组水仙花。底心写有青花篆书“体和殿制”四字款。此盆胎骨厚重,青花发色淡雅,花卉描画细腻柔和,花朵、枝干脉络清晰,幽雅清淡,是清同治朝宫廷用器的精美之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ordosmjjdfwzx.net/afhpz/665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