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年度反腐大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第三集《强化正风肃纪》播出。
漳州歌剧院烂尾多年的秘密,浮现在观众眼中。
综合多方的信息,可以看到,在陈家东漳州主政期间牵头决策新建的闽南文化生态走廊6座生态驿站,建成后大多逐渐荒废;以及设计并建设歌剧院项目,因投资规模太大、不符合实际沦为“半拉子工程”。
寄于厚望的漳州歌剧院
漳州歌剧院选址位于九龙江大桥南桥头东侧,与市区建成区隔江相望。漳州歌剧院综合体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6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9.20万平方米,包括剧院及影院面积1.75万平方米,商业配套面积2.15万平方米,酒店及其配套面积2.48万平方米,办公面积2.82万平方米。项目将保持基地内的地形地貌、水塘、树木等自然景观此外,剧院、商业、酒店、办公等功能分组团灵活布置。
(漳州歌剧院概念图)
漳州歌剧院是漳州市区西南园山新区九龙江南岸“五馆一歌”中的歌剧院项目。漳州市最早仅规划“三馆一院”,随后升级为“四馆一院”,到最后的“五馆一歌”,即博物馆、艺术馆、规划馆、图书馆、科技馆、歌剧院。
(漳州歌剧院概念图)
据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年7月公布的漳州市歌剧院的设计方案显示,其建筑外形主体如漳州市花“水仙”一般点缀在九龙江西溪南岸,宏伟又不失韵味,从九龙江望过去,南岸水仙花造型的歌剧院,再加上高大上的企业总部大厦。令网友高呼,“漳州颜值最高的建筑!”“简直高大上啊!”
然而,这一切都只不过是陈家东花费近三千万,为漳州人民编造的一场泡沫而已。
贪大求洋,追求短期“政绩”
现今,穿城而过的九龙江边,至今仍然能看到遗留下的漳州市歌剧院烂尾项目的痕迹。
项目所在地如今已成了两个大水塘,只有露出水面的残存桩基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热火朝天地建设一项大工程。
据悉,歌剧院仅前期设计就耗资多万元,主体工程合同价格则达2亿多元,一旦建成后,还需要高昂的运营维护费用。
后来,歌剧院项目因不符合当地实际,加上投资规模太大,在陈家东调离漳州后不久就陷入停滞,最终沦为半拉子工程,已经投入的费用有去无回,造成国有资金巨额损失。
我们看漳州市区最新的卫星图可以发现,歌剧院工程自年交地举行开工仪式后,至今仍处于烂尾停止状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工作人员介绍,陈家东之所以搞歌剧院,是为了贪大求洋,好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