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贝雕诉说平潭故事
仿齐白石画作创作贝雕、水仙花贝雕、半洋石帆贝雕……一幅幅栩栩如生且富有生命力的贝雕作品,都是出自于平潭老工匠蒋师傅之手。此时,蒋师傅正在将白玉贝、砗磲贝等四种材料打磨、拼接出平潭水仙花。蒋师傅一边拿出仿齐白石画作创作贝雕,一边说道:“我从18岁就开始学习做贝雕,有50年的贝雕制作经验。从前到现在,贝雕的制作工序没太大区别,不过现在物流方便了,制作材料变得更丰富,做出来的贝雕作品也更加精美。”
看到如今制作贝雕的工具,平潭民俗文化专家詹立新不禁感叹道:“随着社会的进步,贝雕所使用的胶、材料和设备也有所不同。与以前相比,现在使用的胶不容易脱落,而且打磨设备、贝壳类型也更加好。不仅如此,过去大多数是给其他地方制作,而现在贝雕更多是加入平潭元素,这也是用贝雕诉说平潭故事。其实,也代表平潭人更加自信了。”
水仙花贝雕、仙人谷贝雕、浮雕、立体雕、砗磲贝、珊瑚、木雕工艺品……无不透露着平潭贝雕文创品的艺术感,不免让人好奇这些精致贝雕、木雕是如何而来?26日,30名平潭时报小记者和家长们走进平潭贝雕艺术馆、木雕艺术创意工坊和贝雕艺术创意工坊,开启了一场平潭贝雕、木雕文化之旅。
当天,大家不仅认识了外形千奇百怪的贝壳,领略独具匠心的贝雕艺术品,还参观了木雕工艺品的制作现场。除此之外,30名小记者更化身小工匠,制作属于自己的贝雕作品。
贝雕作品琳琅满目古灵精怪玩模仿秀“贝雕是什么?”“有谁知道贝雕的历史?”26日上午8点30分,30名小记者整齐排成两队,聚精会神地听着平潭民俗文化专家詹立新老师解说着平潭贝雕的发展之路(上图)。听完平潭贝雕的历史,小记者们便兴高采烈地迈进了“平潭贝雕艺术馆”的大门。
一走进馆内,小记者们就被栩栩如生的贝雕所吸引,还忍不住用小手触摸了起来。詹老师先向小记者们介绍着柜内的浮雕、立体雕等各个种类贝雕的制作过程,还将圆雕浮雕艺术品放在灯光下展示,一瞬间,小记者们便围了上去,开启“狂拍”模式。
从大厅到展示室,小记者陈宥伊像个小粉丝,紧紧围在詹老师身边,手中的笔一刻都没有停歇。当詹老师介绍展柜上的猪耳贝时,小记者翁挥邦顿时玩心大起,将猪耳贝放在耳朵上,一边形象地模仿起小猪的模样,一边和小伙伴拍起合照。“看到这个贝壳时,让我眼前一亮,跟猪的耳朵好像,就亲自体验下放在耳朵上的感觉,还可以拍下照片留恋。”小记者翁挥邦说。
“妈妈,这动物是不是真的?我摸他会不会咬人?”而后,小记者们又紧来到古色古香的平潭木雕创意工坊,一到楼上就看到逼真做工的豹子木雕品,吓得小记者林嘉蔚退后了几步,眼睛还时不时观察着。而充满好奇心的小记者詹哲韬,还专程跑去观看木匠师傅制作木雕。他说:“看了师傅制作木雕,发现工序挺复杂的,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化身创意小工匠巧手制作贝雕品参观平潭贝雕艺术馆、木雕艺术创意工坊后,就到了小记者们最期待的亲手制作环节。这不,刚走进平潭贝雕艺术创意工坊,小记者们就被琳琅满目的贝雕材料吸引。“太美了!”小记者林奕航赞叹一声,一溜烟就抢占制作贝雕位置,还拿起了一只小金鱼物件,左看看,右摸摸,爱不释手地把玩起来。
为了让小记者们更快掌握做贝雕技能,高级技师陈红秀向小记者们讲解做贝雕的步骤,小记者们不仅仔细地听着,还用录音笔记录了下来。陈老师刚讲解完,小记者潘若怡便着急从篮筐里挑选材料,她先将材料擦拭干净,再看着手机上的图案,有模有样地把金鱼、海螺、花和白贝放在黑色磁盘上。小记者潘若怡说:“我给这个贝雕取了名字叫‘年年有余’,因为再过两个月就过年,想提前为奶奶准备新年礼物。”
“胶很烫,小心烫手。”“上胶要快,要涂在贝壳的里面。”到了粘合阶段,热熔胶的温度可难倒了不少小记者。而小记者何铭诚眼巴巴地盯着手中的贝壳,眼尖的陈老师立刻过来搭把手,可爱的模样引得家长们哈哈大笑。在陈老师的帮助下,一幅妙趣横生“鱼的家”贝雕作品在何铭诚手里诞生了。
经过一个小时的制作,小记者们精心制作的贝雕作品纷纷出炉啦!小记者们的贝雕设计创意真是五花八门,有做海底世界的,有做世外桃源的,还有做石牌洋的等等。“没想到孩子们创意这么棒,看到孩子做贝雕,我自己也好希望变成孩子,和他们一起体验做贝雕的乐趣。”家长薛蓉芳说。
收获意外奖励礼品家长围观拍照点赞“哇!小记者们创意非常棒,真看不出来是第一次做的……”当小记者们将贝雕作品陆续摆放在评奖桌上,不少家长和小记者为了一睹为快,纷纷围在评奖区旁,拿出手机拍照分享朋友圈,还指着桌上的作品不断称赞。
看到眼前的30幅作品,评选专家们陷入了沉思,一边用手指指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一边开始说明理由。经过二十分钟的评选,最终6名最佳制作奖脱颖而出。随后,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下,6名小记者捧着作品和奖状来到台上,而詹老师还分别对作品进行了了一番点评。获得最佳制作奖的小记者吴钧益说:“当知道获得最佳制作奖时,简直是意外之喜,毕竟是第一次做贝雕。看到这份沙画相框奖品,我很感谢詹老师准备的礼物,也让我更加热爱贝雕。”
最佳制作奖获奖名单:
林显辉、林俊臣、吴钧益、林妍萱、高紫暄、高雯婷
来源:平潭时报
文字:记者冯荣
图片:记者念望舒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留作者身份和姓名
平潭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