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报读书会聊完笔下的野气,他给小读者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刘玉涵实习生吴珊珊文并摄“我喜欢水蜜桃,画一个桃子吧。”吃水蜜桃的炎热时节,一个小男孩在读书会后提出这样的签名要求。这是一场特别的签售,作者既是作家,也是画家,读者不仅能获得作者签名,还能获得现绘小画一幅,于是“to签”也成了“to绘”。作者三两下便勾画出一只水灵灵的桃,男孩看书的同时还可以望桃解暑,趣味十足。7月7日下午,“宁可如野马——萧文亮的写与画”钱报读书会×萧文亮《大田百禾》新书分享会在杭州晓风·明远BOOK举行,本书作者、画家萧文亮与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副主编哲贵、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王犁畅谈创作感怀,读书会由《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评论家黄德海主持。活动现场出边出沿的“野马”“宁可如野马”是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什么意思?熟悉文学评论的读者可能会接上一句“不可如疲驴”,这是袁枚《随园诗话》中评价诗文写作的话。“在一个自然的田野里,如果奔跑的动物都是拉磨的驴,在一个地方兜圈子,这个世界的意义就会小很多。”黄德海强调“野”在创作中的重要性,正如《庄子·杂篇·寓言》中所说“一年而野,二年而从”,写作或绘画,不能一开始就跟从,要保有自身“野”的个性。他指出,萧文亮的画和写作,就有这么一种“野”的气息。这个“野”不是指野蛮,而是指出边出沿的探索,具体就体现在《大田百禾》这本书之中。为什么叫“大田百禾”?翻译成另外一个通俗的词就是“林子大了才什么鸟都有”。黄德海解释道:“地也是这样,地越大,出产的植物、作物就更丰富,我很喜欢‘大田百禾’这个名字,有一种繁茂的气息。这本书也是既有文字,也有绘画。”黄德海主持萧文亮回忆这本书的缘起,源自年和王犁的一次通话。他本身就是一个爱写小段子的画家,写着写着攒下了不少,考虑出个小册子。王犁建议他:要出别出小册子,出本书吧!整本书读下来,人家是文字中插图、插画,《大田百禾》倒像图画中插文字。“里面有一个主线,但是仍然比较散漫;有一些出格,但是又在边界之内,不完全跑掉。”与标题中的“野马”不同,哲贵觉得萧文亮是猴子——不是一般的猴子,是石猴,其实就是孙悟空。因为他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本领,筋斗云。“筋斗云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换算过来一秒钟三万公里,他是一个脱离地球引力的生物。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想,文亮更想自己成为一个脱离地球引力的生物。可能所有的艺术从业者都向往达到孙悟空的境界,脱离地球引力,可以在地球上漫步。”启发性的独特风味萧文亮的绘画让王犁联想到画家朱新建。“你说朱新建在20世纪美术史地位有多高,没那么高,但是缺了朱新建,20世纪美术史的味道就少了很多很多。”王犁评价萧文亮的文章写得也有这种独特的味道,他的绘画也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学朱新建的绘画学不好容易粗糙,萧文亮把这个毛病躲掉了。”王犁看他的画,有一点壁画的造型语言,有一点金冬心的气息,笔线又是他自己儿童画的感觉,“这种元素被他在洗衣机里搅拌了一下,然后被他吐出来,让我们来品尝。”王犁描述萧文亮艺术作品的香味:当然不是梅花香、水仙香,而是有点猪大肠的香味。“猪大肠又有点臭又有点香,但是你吃了就忘记不了它,这是萧文亮画的味道。”王犁分享黄德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ordosmjjdfwzx.net/afhpz/86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