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日报」
读强雯的小说集《石燕》时,仿佛时时看到一双眼睛,冷峻地审视世态百相,冷静地打量各色人物登场——然而在讲述这些人物的故事时,作者又时常怀着悲悯之心,所以在冷静的叙述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叙述的力度,还会感受到叙述的温度。平淡的故事也好,暴烈的故事也罢,作者都从日常入手,用一个个细节展示生活的本貌,在她叙述的熔炉中经过一番提炼与升华,让小说呈现出深邃的寓意与极强的诗意来。
《石燕》中的华绵是考古学家、文物修复师,应约为时尚名酒剑小春量身定做了20个陶俑,文物与酒相映生辉,剑小春销量剧增。朱总尝到了甜头,又打石燕的主意,拿文物来挣钱……为了保护田野文物石燕,华绵付出了暴烈而沉重的代价。在华绵倒地的那一刻,强雯的叙述不只是冷静,更近乎冷峻,当然,在这些背后,有一颗悲悯的心,让读者与作者一同感受到无言的痛。
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之下,对文物的保护、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变得尤为艰难,但是毕竟有人坚守着,比如华绵。我们在痛心之余也感到些许安慰,有这些人在,我们的文物和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作者不仅仅给我们讲述这两种观念的冲突,她还向我们展示了更加丰富的生活和更加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每一个人物都是有历史的人,正是这些历史,让华绵这个人物立体起来,他的内心世界也丰富深邃起来。这正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小说其实有两条线,明线是华绵对石燕的保护,暗线便是他过去的生活经历,两条线交织在一起,让小说变得丰厚,具有历史感。
石燕不仅仅是小说的线索,更具有深刻的寓意和隐喻,它代表文物、传统文化、执着、热爱、固守、沧桑、暴烈……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都在无限接近并试图抵达作者的本意。
其他如《水彩课》《清洁》《旗袍》《黑水仙》等小说中,也都有一个带有寓意的意象,这让这些写实的小说变得虚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诗意。
《水彩课》有一种波澜不惊的忧伤,单住的“我”与再婚父亲的来来往往,但就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写出了我和父亲的生存状态,写出了父亲悲情的一生。
《清洁》是让我最受触动的小说,它能激起人们内心深处对最纯真的东西的向往。
《功德碗》的叙述也很有古典意味,故事带有传奇色彩,但又不是简简单单的传奇故事。
《单行道》里的陶玉丹,刚过而立之年,就经历了一段梦境一般的非常人生。
《旗袍》在我最初阅读时就有一种期待,一个46岁的中年妇女突然爱上旗袍,焕发了第二春……旗袍是一个意外,由旗袍引发的案件又是一个意外——旗袍的寓意到底何在?强雯的小说总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石燕》的情绪比它讲述的故事更低沉,更尊贵。它在制造一种梦,行进、逆转、放弃,如果这是一个梦,请不要叫醒我,因为它是一片和谐的小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