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一位AMI36老师的冬天主题备课

北京痤疮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a_9306228.html
有趣的蒙特梭利老师

第篇原创

最近看经常收到一些老师的提问:经常看杰西妈妈发的一些蒙氏教室里的活动都很好,该从哪里收集这些活动?如何自己设计主题工作?如何做整体的工作主题设计规划?

桃妈最近正好在做冬天主题的工作设计,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开始一个主题的设计之前,我通常会用下面这种思维导图的方式先把自己的整体构想梳理出来,然后在根据每一个模块自己还有哪里欠缺的再去百度搜索。

冬天的基本知识储备

冬天的食谱:冰糖葫芦,饺子,汤圆,热巧克力,小吊梨汤,桂圆红枣八宝粥,羊肉萝卜汤,腊八蒜,腌萝卜腊肉、烤地瓜烤红薯、银耳马蹄莲等……

冬天的蔬菜:大白菜、白萝卜、地瓜、马蹄莲、莲藕

冬天的水果:枣、桂圆、梨、苹果、柚子、橘、香蕉、山楂

冬天的植物:腊梅、红梅、松果、松树、松针、栗子、桂皮、冬青花果、水仙花

冬季保暖材料:棉花、丝绵、芦花、蒲绒、木绵、纸絮、稻草、动物皮毛、人造皮毛

冬天的颜色:白色、蓝色、大红色、金色、圣诞色

雪的古称:凝雨,寒酥,琼芳,琼花,瑞叶,玉沙,仙藻,银粟,玉蝶,玉尘,玉蕊,玉絮,璇花,碎琼,六花,六出,乾雨(简直可以作为雪天出生的宝宝取名备选)

雪的颜色:棉签、棉花球、亮玻璃贴、毛茛条、小木棒等

雪的质感:盐、碎石英石、塑料沙、海盐块

冬天的完全阅读

语言部分通常会是我最先开始入手准备的环节,在语言部分准备的过程中就会阅读到大量的相关主题的绘本,难度最低可操作性也是最强的。可是要想达到蒙奶奶指引的“完全阅读”之路,更需要我们在阅读美感上提供更多素材。不仅让孩子真正喜欢上文化里的汉字,而且能够学会享受本土语言产生的美感。

接下来首先推荐一些冬天主题的绘本,我把这些绘本又分了一下类例如雪花篇、雪人篇、动物篇,包含绘本、摄影作品、视频和音乐,可以配合雪花的工作分成一些主题专门给孩子介绍,相信配合起来会更巧妙和细致。

PART1雪人和雪花

《雪人》英RaymondBriggs明天出版社

TheSnowman片长26min曾获第5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跟雪人有关的绘本好像都会呈现一个失去雪人的结尾,这种遗憾又充满期待:孩子们大概会跃跃欲试自己也做一个雪人当成好朋友吧。值得一提的是绘本还有一则同款动画短片《雪人》,其背景交响乐和童声歌曲《Walkingintheair》成为经典圣诞曲目。本片制作年代较久,但已成经典,值得找来给小朋友一起看。近年推出续集《雪人与雪犬》,甚至还同步更新了IOS版雪人小游戏。

《雪孩子》河北人民出版社讲述一个迷路的小兔子被雪人帮助的故事,后被上影厂改编为同名动画片,直到现在还有剧场版的《雪孩子》以及修复上映的动画片。故事显然借鉴了英国雪人的剧情,如小兔子和雪人在空中飞舞及带帽雪人的设定,而雪孩子的悲情结局和原版雪人的淡淡落寞不同。清楚记得小时候的我是哭着看完的,可以当家庭怀旧来看了,只是宝宝看完也得为小雪人哭一鼻子。

《莎娜的雪火车》连环画出版社

故事不起眼,坐着火车上下窜的剧情应该很多低幼绘本都有描述,但最后抖了一个雪山/雪人的包袱实在是有趣,画风也精致,值得一读。

《雪花人》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用流水线的故事介绍了雪花人本特利,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拍摄雪花的人,这个绘本虽然拿过奖,但是引进的翻译和设计都有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本特利作为一个农场家的孩子,他的稀罕爱好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这个自学的农夫被科学界认可,也影响了一大批科学家、摄影家甚至珠宝设计家。

《雪花的故事》美马克卡西诺

这本跟上一本非常适合搭配使用,第一本是人物小传,第二本是成果展示!用图片揭开雪花的奥秘,内容主要辅助上一本使用。

PART2我最中意的下雪天

《下雪天》中信出版社TheSNOWYDAYEzraJackKeats经典的冬季绘本,也是个人最喜欢的一本,最值得购买。这确实是我理想中的绘本,构图美、文字精巧。讲冬天,讲雪花,还构思了冬天里的一个梦。主角小黑娃在兜里藏了一枚冬天的雪球!结果呢?你看便知。本书还制作有动画短片,也非常精巧。(另外同名绘本有很多,注意区分出版社)

《下雪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SNOWUriShulevitz

也是经典之一,但我更偏爱上一本。不过就我看来冬天里期待雪的可不只是孩子呀!好在书可双语阅读,个人读后感觉英文版比中文的顺溜,如果有条件可以先读中文,熟悉故事后可以读英文作为阅读辅助。

《白雪晶晶》

像诗歌的绘本,用警察、邮差等几组人物讲了冬天的故事。画风别致,可以一读,但文字略多,适合大龄。

《滚雪球》周旭连环画出版社

故事讲大家一起滚雪球,是想凸显团结合作的意思。可是滚雪球明明细节很多啊,对比上一则故事太保守,平淡鸡肋。

《下雪了》北京联合出版社

科普书籍,关于冬天各种概念的罗列,不像童书像课本啊。里头有一个小实验挺好玩的,用两个温度计测量雪下与外界的温度差,可以一试。

PART3雪地里的动物们

《动物如何度过寒冬》浙江出版联合集团

冬眠的动物,例如松鼠、狗熊、两栖动物,还有一些不需要冬眠的动物,还介绍了昆虫,鱼类和鸟类如何过冬,文章内容很精练,非常适合作为冬天动物的主题课引导!

《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

画风别致,狗熊和松鼠先生的互动也很好玩。故事性稍弱,最喜欢熊鼻子上灵动的那一朵小雪花!

《田鼠阿佛》

可爱的画风,藏在洞穴里的五只小田鼠。看看最无厘头的阿佛怎么跟同伴解释自己佛系过冬法则?这个绘本是开放式的结尾,一些小朋友应该也会问出许多好玩的为什么。

《GUESSHOWMUCHILOVEYOUinthewinter》

《猜猜我有多爱你》常年位居畅销绘本榜榜首,但是这本《猜猜我在冬天里有多爱你》你应该不熟悉。这套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但内容与冬天无甚关联啊,只能给喜欢大小兔的孩子做延伸阅读。本系列也出了很多和冬天相关的短片,有兴趣可以搜来看看。

PART4蒙氏教室最需要的知识篇

《二十四节气旅行》

这套书非常值得推荐,之前看推荐买过春夏版,这半年又刚出了秋冬套。作者有充足的童书经验,也对节气做了贯穿全书的整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旅行爱好者必收。每一本都有和节气与旅行碰撞的火花,上个冬季的节气+省份列表,建议大家直接下单。

立冬:腌白菜(吉林)

小雪:逛弄堂(上海)

大雪:泡温泉(云南)

冬至:饺子宴(广东)

小寒:种水仙(福建)

大寒:去雪乡(黑龙江)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冬》

这个是畅销绘本了,包含每一个节气的解释、相关古诗、气候、民俗等。可充实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文字缺少美感有点像说明书,图也不够赏心悦目。这套书逊于上一套,但可以作为教室里的节气类主题知识书籍。

《儿童四季歌:冬》

此套很出名了,本书最大特色是用冬季归类,辅以精致国风配图。书中诗歌是耳熟能详的应景之作,有些则略牵强。好在整本书基数较大,可以细选几首。

《我的食物朋友:冬》

这本书是我特别推荐的过冬最佳知识类绘本。既有活泼度、趣味性,又将玩味的知识放进故事里。特别是给那些萝卜白菜花菜朋友们都带上了个性,特别讨喜。看完不由得想把四个季节的食物朋友们全收了~

PART5读冬天的美文,让孩子爱上中国文化

像是鲁迅、朱自清、老舍这些国人熟知的近现代作家,可不要觉得小朋友们听不懂,这几位大家的文章可是出名的平实亲切,大人们在冬夜里读读散文,小朋友也可以借机学习啦!这里来几段大家品品: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鲁迅《雪》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老舍《济南的冬天》

北平冷,其实有比北平更冷的地方。我在沈阳度过两个冬天。房屋双层玻璃窗,外层凝聚着冰雪,内层若是打开一个小孔,冷气就逼人而来。马路上一层冰一层雪,又一层冰一层雪,我有一次去赴宴,在路上连跌了两交,大家认为那是寻常事。可是也不容易跌断腿,衣服穿得多。

梁实秋《北平的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朱自清《冬天》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棉衣在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了。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汪曾祺《冬》

PART6冬天的名画可以列印文化小册,名家笔下各有千“冬”

唐王维《江干雪霁图卷》

明戴进《踏雪寻梅图》

荷彼得·勃鲁盖尔《伯利恒的户口调查》年

《滑雪冬景》年

法莫奈《冬天的国会大厦》年

《喜鹊》年

吴冠中《遗忘的雪》

张大千《峒关蒲雪图》局部图

齐白石《冬林晚照》

中国味的冬天

数图九

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古人还是想法很多呀,过一个冬天也这么多套路!另外还有一种九九画梅图,每枝九朵。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画九、写九,和灯谜、酒令、对联都是古代文人过冬的少见娱乐。

我在淘宝找到了数九图的字体版和梅花版,只要几块钱在家的你也可以带着孩子来玩一玩古代人的娱乐项目。

除了当一回中国古人,我们还可以用一些现代好玩的方式来玩,找到一些专属的过冬仪式感:

·到周末去联系一家当地救助服务站做一次义工,或者捐赠一次冬天的衣物给山区的孩子们;

·认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ordosmjjdfwzx.net/afhhy/348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