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观看
众所周知,老丛水仙,当是武夷岩茶中的望族。
早在年的《建瓯县志》中就有:“水仙茶质美而味厚”、“果奇香为诸茶冠”的记载,高度概括了水仙茶滋味醇厚,味道鲜美的特点。
今天给茶友们带来一款出自释戒掌柜赖伊婷之手的「竹窠老丛水仙」。
△赖伊婷释戒掌柜高级评茶员
竹窠—幽谷中的山场
在武夷山,以“窠”命名的山场环境,大体上与“坑”类似,两侧峭壁连绵,茶树藏在幽谷中。
竹窠,属于武夷山的核心山场,位于慧苑坑与三仰峰之间,流香涧西侧,植被茂盛,是一个天然的山间谷地。
比起狭长的山涧,竹窠的地势更加低洼,被笑称为三坑两涧的“盲肠”。
也是这个原因,这里积聚了许多自然肥料和水分,土壤肥沃,空气湿度高,树龄较长的茶树,都长满了青苔,不施肥,无修剪,自然生长,相较产量也就比较低。
武夷山早年间经历过战乱,很多百年以上水仙树被大肆破坏,像这种五六十年以上的老丛水仙,已经是保留下来较老的一批茶树,市场上能找到的并不多。
因此,像这款「竹窠老丛水仙」这样正统老派的老丛水仙,是多不可求的。
精工出细活
武夷山做茶有一种表述,叫做“重水”和“重香”,这是两种工艺上的区别,分别侧重的是「汤感」和「香气」。
这款老枞水仙就是“重水”的茶。
熟悉武夷岩茶的茶友们都知道,岩茶工艺复杂,不同师傅的不同手艺做出的茶,差别比较大,所以很多老师傅的手艺都是经验积累的“独门绝技”。
这款茶从茶叶的采摘开始,到做青,焙火等一系列工艺,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以很考验老师傅的手艺。
采摘是按照茶青长至成熟时,连梗带叶一同采下;
摇青时,走水比较透,茶叶内含物质能够充分转化;
焙火要尽量焙透焙足,是需要倾注大量心血的过程;
最后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褪火,才算完成。
工艺复杂,细节拿捏讲究,可遇而不可求。
回味悠长,鲜活甘爽
干茶色泽乌褐油润,条索紧结,
注水冲泡,香气扑鼻,汤色橙红透亮。
轻啜一口,茶汤进喉,浓郁醇厚,带有明显的岩骨花香。
三、四泡韵味最佳,粽叶香、木质香充盈,余香萦绕,有岁月积淀的温润之感。
细啜之下,丰富的内涵物质,迅速析出,醇厚、滋润。
入咽片刻,醇厚在口腔层层剥开,有鲜活甘爽在喉间激荡回转。
水仙最重内质,静心体悟,喉口之间似青苔,似蜜香,似粽叶味,回味悠长。
推荐茶友边喝边藏,它的转化、各方面的指标会变得更细腻,后期能带来更多惊喜。
推荐阅读?坦洋工夫红茶
这款风靡世界的红茶,高举复兴大旗,给你不一样的红茶记忆
?宫廷迷你熟沱年
宫廷级别的岁月沉淀,关键是性价比高!
?观音岩肉桂
老茶痴才知道的核心小众山场,三年追踪,品质一年胜一年!
▼来自幽谷的正宗“枞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