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忽悠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岩茶课堂丨作者:李麻花《1》应同学之邀,今儿,斗茶去了!所带之茶,是最近的茶桌新宠——慧苑老丛水仙。(嘻嘻,麻花此处有小心机,老丛水仙耐泡,且是正岩山场,泡个10泡以上,毫无压力。)虽说是斗茶,却也不能白白埋汰了自己的舌头!喝茶第一,斗茶第二。斗茶嘛,装备少不了。斗茶需要的茶具有:毫升白瓷盖碗、审评碗、勺子、品茗杯。麻花携了茶,带上斗茶装备,往茶馆去了。此次斗茶,比拼的就是耐泡程度!同学带的,也是一泡慧苑坑产的老丛水仙,只是制茶师不同。同一山场的老丛水仙,竟有了两种个性。有趣!最后,我俩摸着喝的圆鼓鼓的肚子,相视一笑。“这茶,哪里分的出胜负,泡了12冲,还有味道,实在喝不下了。”麻花喝了一肚子的好茶,自然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有的岩茶,为什么如此耐泡?吃着村姑陈的拉丝蛋糕,麻花总结出岩茶耐泡与否,与4个因素有关。《2》因素一:树龄同一山场、同一品种、相同工艺,树龄越老,茶叶越耐泡。举个简单的例子,水仙茶。水仙根据树龄的不同,可分为普通水仙(树龄低于30年)、高丛水仙(树龄大于30年,低于60年)、老丛水仙(树龄大于60年)。最耐泡的是老丛水仙(至少冲泡12次),其次是高丛水仙(至少冲泡10次),最后是普通水仙(至少冲泡8次)。细究原因,水仙的耐泡程度,和茶叶中营养物质的多少有关。树龄越老的茶树,根系越发达,扎根越深,营养物质吸收越多,茶更为耐泡。岩茶的耐泡程度,如同人的阅历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面越广泛,越睿智,博古通今。《3》因素二:品种不同品种的岩茶,它们的基因序列有所区别。其中岩茶的耐泡程度,早已写在了DNA序列当中。故而,品种不同,耐泡程度亦有差别。若要票选岩茶中最耐泡的茶,得到的结果,必定参差不齐。然,有几种岩茶,赫然出现在榜单上。1、水仙2、肉桂3、大红袍4、金牡丹5、铁罗汉这些品种,在工艺得当的情况下,可轻松冲泡10次以上,有的树龄稍老些的茶,冲泡12次仍有余味。正如岩茶圈广泛流传的那句话: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耐泡的茶,每一泡都是惊喜!《4》因素三:工艺前文提到,工艺得当的岩茶,也会更加耐泡。揉捻到位的岩茶,滋味物质的释放恰到好处,茶更为耐泡。若是岩茶揉捻手法过重,程度过深,叶片破碎多,细胞壁严重损伤。这就如同千里堤坝上,出现了一个裂缝,在水浪的作用下,必定会溃败。揉捻过度的岩茶,内含物质就如同没有堤坝阻拦的洪水,在冲泡时,必定会毫无遮拦地释放物质。原本能泡7-8次的岩茶,最后只能泡4-5次。而焙火工艺对耐泡程度的影响,亦不容小觑。焙火,是让内含物质得以固定、升华的一个过程。焙火,讲究文火慢炖,让岩茶吃透火,慢慢使品质得以萃取。慢工出细活,文化慢炖的岩茶,内含物质转化得当,耐泡程度好。《5》因素四:冲泡手法冲泡岩茶,出水时间容易影响一款茶的耐泡程度。若是岩茶从第一次冲泡开始,就用坐杯(至少坐杯半分钟)的方式泡茶,严重破坏了岩茶的耐泡程度。原本能泡10次的茶,最多只能泡6次。坐杯式的泡茶,相当于过度消耗岩茶的内容物,这是在透支岩茶的青春!我们还能指望岩茶耐泡吗?显然不能。为保证我们喝到的岩茶,汤水醇厚、香气馥郁悠扬,最好采用循序渐进式的出水手法。即,前三冲在注入沸水之后,盖上盖子,5秒出水。从第四冲开始,适当坐杯,往后的每一泡,增加坐杯时间。《6》耐泡的岩茶,宛若一泓甘泉,山乳涓涓甘似醴。一泡8克的岩茶,泡到十余次依旧回味无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变淡后的岩茶,却是另一番风味。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明眸渐开横秋水,手拨丝簧醉心起。台时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